导入数据...
 
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
 
 
 
 
 
 
 
 
【成都史志】周翔宇:张若筑城与成都早期城市建设
[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文新学院)]  发布时间:2016年05月25日
  查看:1
  来源:
    秦惠文王灭蜀国而置郡,设太守驻成都。自此以降,秦汉历任太守在治理蜀郡的同时,对成都一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不小的推动。但后人在追忆秦汉蜀守时,往往乐道李冰治水之功、文翁兴学之绩;对首任蜀守张若的事业功勋却鲜有提及。张若,生卒年、地望皆不详。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受命为蜀守;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帅军出蜀地以伐楚,夺地置黔中郡而守之。据此计算,张若履任蜀郡竟长达38年。在此期间,他曾对驻地成都进行过集中、系统的建设,对该地城市格局的奠定、文化特征的形成皆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一、秩序之城

    成都秦城,旧传为张仪灭蜀后所筑,世称“张仪城”。因其南北各有一门,东西各有两门,城垣方中带圆,酷似一只首尾、四肢、背壳具全的乌龟,故又名“龟城”。由于张仪莅蜀不久即返秦国,这次筑城其实只是草草竣工。以当时的城市建设标准来看,就已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虽然筑有城垣,但城上却没有相应的守备设置,军事防御能力尚显薄弱;蜀郡的行政机构及其府舍虽已置于城中,但成都县治仍在城外赤里街(今昭觉寺北一带),并未受到城墙的保护;城市的基本轮廓虽已大致圈定,但城中建筑、设施、城市功能区的布局却没有具体的规划。可以说,张仪筑“龟城”,只是秦人为了应对巴蜀地区“戎伯尚强”的政治、军事局面而展开的“一期工程”,它仅仅满足了成都初级防御的需要,远未达到先进城市的水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从秦武王元年(公元前310年)起,张若即全面主持了成都秦城建设的“二期工程”。
    张若筑城,以“龟城”西墙为基础,另筑北、西、南三段城墙,新建出一座与旧城东西衔接的小城,形成了“大城”、“少城”并列的独特城市格局。在此基础上,他又对大小两城进行了整体的规划。据《华阳国志》记载:经其扩建的城墙“周回十二里,高七丈”,上“置观楼、射阑”,是成都外层的军事防御区域。成都县署则由城外“徙置少城”,既获得城墙屏障,又与大城中的蜀郡衙署分城而治,职权分明。大城之内“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市张列肆”,扩建了官署、府库等行政区,整顿了里居住宅区,规范了市肆商贸区。经此一役,成都不仅在规模上得到拓展,堪比咸阳,跻身全国一流城市的行列;在布局上亦“与咸阳同制”,功能区域健全完备、整齐规范。其二城并列、区划合理、分布规整、秩序井然的城市特征也由秦汉至明清传承不绝,至今仍在成都城建规划中发挥着持续的影响。
    二、工商之城
    张若之所以选择向西扩城,实因“龟城”筑起之后成都工商业日趋发达。远近商贾来郡贸易,多贩售于西门之外;城中及周边居民互通有无,亦常在此地会聚。工商辐凑、民户云集,遂成集市民居。张若围绕这一区域筑起城垣,又徙成都县署于少城以就近管理,正是出于对工商业的重视而直接将其置于郡、县的保护引导之下。因商业区兴起而建城,充分体现出成都这座城市在其发展初期就已经具备了重商精神。受此影响,新建的少城亦迅猛崛起,成为万商渊薮。左思《蜀都赋》称:“亚以少城,接于其西,市廛所会,万商之渊,列隧百重,罗市巨千。贿货山积,织丽星繁。”短短数语,已然描绘出少城商业繁荣的景象。
    大城方面,张若首设盐官、铁官,由政府直接掌控成都周边的盐、铁生产。从经济角度看,这是一种利益垄断,对工商业的长期发展自然是不利的;但是就战国蜀地置郡之初相对落后的生产水平而言,政府却能通过垄断集中有限的资源,高效组织盐、铁生产,推动技术进步,对早期工业的发展仍有积极意义。汉世临邛能成为全国性的盐、铁中心,战国以来官府所引导的技术积累功不可没。与此相应,张若还于城外检江南岸设立锦官,督导织锦。锦工濯锦检江,则颜色鲜明;濯于它处,则色泽暗淡。检江因此而有“锦江”之名,锦官驻地亦因工人、民户聚居而成“锦里”。汉晋畅销各地的蜀锦,唐宋成为成都雅称的“锦官城”,今日市内名胜锦江、锦里皆由此肇基。秦汉以来成都商业繁盛,成为西南一大都会;工业勃兴,以盐、铁、锦为代表的工业品享誉全国,无不与张若在城市初期建设中的重商、重工思想密切相关。
    三、生态之城
    在平原旷野之上营建城市,本身就是一项浩大的建筑工程,必然伴随着对周边自然环境的改造、破坏。但张若建城,却充分考虑了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甚至巧妙地利用城建工程美化环境,又利用环境的优化改善人居条件,实现成都秦城与自然环境的互利共赢。据《华阳国志》及《方舆纪要》记载:张若建城时,于城北十里处取土筑墙。由于工程用土量巨大,竟然在当地掘出了一个方圆数十亩的大坑,这显然是对平原地区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不过在城建完成后,张若却又创造性地引水回灌,变坑为湖,利用湖水养鱼,形成人工开凿的“万岁池”(该池今日尚存,城北白莲池即是其遗泽)。此举不仅带来了灌溉、渔业的经济效益,抵消了城市建设的负面影响,更进一步优化了原有的自然环境——自万岁池开成,它就与城北龙坝池、城东千秋池、城西柳池、西北天井池、城南郫江、检江一起环绕成都。双城之外从此津流相通,冬夏不绝,一派清幽秀美之景。既有此美景,张若复又依之构筑园庭、营造苑囿,广植花卉果木,供郊民居住、市民游览。城市、郊野与园木、池鱼融为一体,为成都的城市建设树立了一个自然与人居完美结合的典范。张若以后,历代成都地区的城市拓展、水利工程兴建无不注重人、城、水、土的相互关系,竭力追求城市生态之美。时至今日,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浪潮中,成都市仍以风清水碧、环境优美而驰名中外,成为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宜居城市,追本溯源,张若建城时的环保理念实已为此城注入了生态和谐的基因。
    四、开放之城
    张若拓城的初衷,固然是以军事防御为重,但由此建造的成都,却并不是一个封闭自守的堡垒。相反,以军事安全为主要着眼点,恰恰将成都发展成了一座兼容开放之城。
    张若履任之初,蜀国余部及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势力还非常强大,时刻威胁着蜀郡的安全;先后几任蜀侯、蜀相又接连叛乱,致使秦国在当地的统治极不稳定。为了加强秦人对蜀地的掌控,尽快缩小秦、夷在人口数量上的差距,张若于赴任的当年就采取了直接移民,从关中地区迁徙秦民万户以充实蜀郡的办法来巩固统治。这批移民的到来,为成都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更奏响了成都乃至整个巴蜀地区文化兼容并蓄、民族不断融合的序章。
    而从军事防御出发,张若在扩建成都之时还一并筑造了周回七里、高六丈的郫城,周回六里、高五丈的临邛城。三城相望,互为倚仗。此外,他又令其它下县皆建粮仓,设护墙、顶盖,为可能出现的战争储备战略资源。这又在一定程度带动了周边各县邑的城市发展。如此一来,成都城就不再是孤独地矗立于平原之上,而是与郫、临邛以及其它下县一起构成了有分工、有交流的城市群,并成为其中心。在此群落中,成都势必要与周边县邑展开频繁的商贸往来、物资交换,最终以开放的姿态带动整个地区不断向前迈进。从今天的城市发展状况来看,成都下属区、市、县的综合水平在四川县级行政单位中一直处于前列。其间虽然有地理、历史、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成都主城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带动作用亦不可轻忽。这种开放交流、共同前进的城市发展模式,同样可以在张若建城之初找到雏形。
纵览古今,当下成都城市格局中的许多因素其实在张若筑城时就已经开始形成。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其严守秩序、强调工商、注重生态、兼容开放的城市建设原则也愈发深化、鲜活,进而内化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精神特征。今天我们认识这座城市、建设这座城市,仍然可以在张若建城的历史经验中寻找依据。

上一条:【成都史志】杨挺:陆游的成都穿行与“锦城”印象 下一条:【成都史志】邓经武:中国文化源头中的巴蜀神话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