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杜均
资料来源:【天府早报】2015年2月9日 亲子阅读 国学分享
行至白沙,路转西斜。平畴入望野桑麻,流水小桥,是一幅苏州图画。舟人自舟,筏人自筏,生涯在水涯。回首灌城,茫茫雉堞残阳下。长桥竹索横空跨,过桥来,柳荫闲话。 ——董湘琴《松游小唱》
蜀地山川迂曲纵斜,蜀人亦好不走寻常路,常于正道之外另辟蹊径,往往也能显山露水,自成一格。清代文化号称集历代之大成,然而诗词创作方面已呈现明显的颓势,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大行其道。就在晚清黄遵宪等人倡导“诗界革命”和“新体诗”的前几年,西蜀诗人董湘琴却以一股子蓬勃的野劲儿,不动声色地率先完成了一次小小的“反动”。
1891年重阳节的早上,一抬滑杆,几个随行脚夫从灌县城杨柳河街“畹腴精舍”出发,溯岷江而上,通过松茂古道(又称茶马古道)前往松潘。这条漫漫征途计有近700华里,十余天的行程。坐在滑杆上饱览“山川雄构”的就是时年48岁的羌族诗人董湘琴(1843—1900)。此行是诗人应松潘总兵夏毓秀之邀,到松潘做幕僚,一路上“随游随唱”。谁料得,这次赴任时的沿途见闻,竟诞生了万余字的记游长诗《松游小唱》。从此让松茂古道与《松游小唱》成为必然联系。
《松游小唱》堪称松茂古道的风情画卷,记录茶马古道的秀丽风物、岷江河谷的雄奇景色,以及羌藏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诗人“信口狂吟,自鸣天籁”,《松游小唱》有股清新质朴的山野之风。他突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三五言杂陈,平仄韵混压,将诗词曲融于一炉,近乎民间曲艺,故名“小唱”。其中,特别是将传统“歌诗”唱的功能发扬光大。
董湘琴的诗,接地气,近人情。这里所摘录的一段来自《松游小唱》正文开头部分,鲜明地体现了董诗的特点。似诗,清丽婉转、情韵绵长;似词,长短不葺、风格自高;似曲,流利顺滑、通俗活泼。让读者方知,在传统诗词苑里,还有一种别样的题材和内容。
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高度评价《松游小唱》,将它誉为连接古体诗和新体诗、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桥梁,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古典诗歌民歌化、新民歌运动起到推动。不过,自它诞生之后,爱好者甚众,传抄版本至少有六七个,而且传抄本各种添油加醋,错误颇多。值得一提的是,近期成都大学教授张起先生以早期“傲骨山房主人抄本”为基本参照资料,并参校其他抄本,整理出最接近原作的本子,该书即将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如此,《松游小唱》总算是有了个善本。
(作者系成都大学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专家、诗人、自由撰稿人,现居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