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
 
 
 
 
 
 
 
 
【搜狐】天府文化进校园:人文成都纪事与思考
[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文新学院)]  发布时间:2018年07月10日
  查看:1
  来源:
转自
http://www.sohu.com/a/214381968_100006235?qq-pf-to=pcqq.group

天府文化进校园:人文成都纪事与思考

天府文化进校园

为贯彻落实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精神,12月25日晚,由四川省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普及基地、天府文化研究院、共青团成都大学委员会主办,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分团委承办的第32期时事月月谈——“走进人文成都,领略天府文化”,在校学术交流中心顺举行。

活动特邀天府文化研究院特聘副院长王川,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四川省“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主任、天府文化研究院院长谭平担任嘉宾。

谈及天府,必念于巴蜀,必提及巴渝。访谈中,王川引经据典,娓娓道来。巴蜀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一个分支,由中国四川盆地中成都的蜀和重庆的巴两种文化组成。蜀文化以成都为中心,包括盆地西部及陕南、滇北一带。秦以后,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加速融合获得新的发展。川西平原自李冰父子修建了都江堰后 ,得灌溉之利,沃野千里,田肥美,民殷富,成为天府之国。四川自古盛产蚕桑,丝织为中国之冠,汉时成都即成织锦中心。由于锦缎驰名,锦城成为成都的代称。由于四川位于中国西南交通枢纽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积淀地和交汇地,形成了一个纵横东西、贯通南北、融合汉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大文化圈”。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不间断地接纳邻近地域的移民,涵盖了巴、蜀、渝三地,形成了各个历史时期巴蜀文化的多元化格局。

谭平提到,“书香成都”——好文雅、好文学、好今文经学,是历代文人都赞颂过的成都个性,特别是“西蜀自古出文宗”、“诗人自古例到蜀”、“蜀女自古多才”,更是成都文脉的特色。赋圣司马相如、汉代“孔子”扬雄、明代著述第一人杨升庵、当代文豪巴金,皆出生于成都。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张问陶、李调元、郭沫若等一代文宗,虽不是成都人,但都是成都文化熏陶而成之巨子,他们每个人都代表着成都文化前进史上的光辉路标。

谭平说,就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主题而言,成都数千年历史,孕育积淀出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特质,成为‘天府之国’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鲜明标志。这不仅是成都独特魅力的有力彰显,更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涵养城市文明和提升民众文化素养的重要支撑,必将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建成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实现城市永续发展提供丰厚滋养、文化沃土和创造源泉。谭平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走遍了整个世界后,最后能唤归来的地方还将是成都。

在互动提问环节,一位17级汉语言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提出:如何看待成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角色定位?王川表示,涵养天府文化,扬城市之韵。成都既有现代都市的快节奏,又有休闲城市的慢生活;既有传统文化的优雅从容,又有现代文明的前卫时尚;既有崇尚创新的基因,又有兼容并蓄的气度;既有聪慧勤巧的秉性,又有友善互助的美德。要深度发掘地域文化特质,从市民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推动天府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时代风尚,助力于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当然,其重中之重还是我们这一代的大学青年们需要好学求思,积极推广天府文化。

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成世界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以及传承和发展‘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为特质的天府文化。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天府文化研究院将进一步推进天府文化进校园、进社区,为多元性校园文化体系构建以及天府文化普及推广做出努力。

文字王?

图片邱红雨

上一条:【网易新闻】注重履行义务《朱熹家训》字字珠玑(组图) 下一条:【成都商报】锦江茶馆不一般 能学文化长知识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