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
 
 
 
 
 
 
 
 
【国学周活动】第七届宣传普及周活动圆满结束
[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文新学院)]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30日
  查看:1
  来源:

本网消息(文/图 杨寒)12月27日,成都大学第七届国学宣传普及周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分为六个部分:历史文化普及展示暨成都历史文化书籍免费赠阅活、跨文化交流讲座、国学沙龙、仓庚国学社启动仪式、书林雅韵—成都大学首届戏曲音乐会戏曲音乐会以及“成都大学第七届国学宣传普及活动闭幕式暨文新学院‘文如春华,新花怒放’2015级新生晚会”。

 

    品味成都故事  提升文化修养

 

   “九天开出一成都”历史文化普及展示暨成都历史文化书籍免费赠阅活动由成都市历史学会、成都市古都学会、成都市社科院历史与文化研究所主办,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承办。本次活动是成都市民政局2015年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扶持项目成都市历史学会历史文化知识普及推广项目。

展示分为成都历史之最、影响成都的重要历史人物、影响成都的重大历史事件和成都重要历史景观四个板块。

“这个文化展对我们外地学生的帮助比较大,以后想留在这个城市,总还是得多了解成都的方方面面,”一个来自武汉的大二学生说。

 

跨文化交流讲座 外教大聊中式“怪行为”

 

“美国人眼中中国人的‘奇怪’行为”讲座上,Jeremy K Sites老师形象描述了中国人在跨文化交流中的“?”状:“当我走在街上的时候,会有人不加掩饰地盯着我或者回头来看我,像看猴子一样,虽然我了解他们的好奇,没有什么敌意,当然猴子也很可爱。”他认为古怪行为之二:当中国人路遇老外,家长们总是让孩子来打招呼或合影拍照;古怪行为之三:中国人常常认为老外听不懂中文。

Jeremy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在成大的教学经历,还谈到了自己的中国妻子,并表示自己的婚姻并不是源于“想找人练中文”。他分享了自己中文名字,因为热爱四川这个地方,他给自己取名“美川”。他还用中国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来解释了中国人对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为何如此热情,从而指出了从翻译中体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主题沙龙来袭: 国学经典师生谈

 

12月23日,“传统文化:从边缘到中心”主题沙龙在1220演播厅举行。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主任谭平、汉语言文学专业系主任殷晓燕、张起老师担任嘉宾。

嘉宾们重点讨论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冲突”、“传统文化和文化软实力的关系”两个问题。殷老师认为,文化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长久以来,国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却导致了文化的流失。

谭教授认为,五四时期,由于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态度和非理性的价值判断,传统文化一直处于萎靡状态。但现在国人的态度已有改观,传统文化正逐步从边缘走向中心。要保持这种“正常”状态就要抛开会拜金主义的阻碍了,加强社会、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要继承传统文化就要向各阶层的人群普及传统文化,就要摆脱应试教育对人文教育的束缚,当代大学生就要更积极主动的传播中华文化。

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与嘉宾共同探讨了传统文化的现状和未来。现场氛围轻松愉快。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打造国学普及“新阵地”

 

12月24日,仓庚国学社启动仪式在1220演播室举行。文新学院院长、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主任谭平教授、文新学院分党委副书记杜娟、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教师冯和一、周翔宇参加仪式。

仪式上,谭院长说:“多读好书,看经典,读历史经典才能明白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仓庚国学社社长李丽从仓庚国学社前身、品牌活动、国学社现状和计划四个方面向我们介绍了国学社的基本情况。她说国学社将会在已开展的国学宣传普及周、国学大讲堂、试金石国学沙龙、国学知识竞赛基础上,根据地方文化特色,多角度地策划新活动;加强宣传平台建设,使国学社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认识到国学的魅力。

在答辩环节中,国学社成员解答了各社联负责人提问。最后,谭平院长授印盖章宣布仓庚国学社成立。

 

“书林雅韵”音乐会  校园戏曲“新生代”尽显风采

 

12月26日下午,书林雅韵—成都大学首届戏曲音乐会在我校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举行。音乐会由四川省社科联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和成都大学校团委举办,成都大学戏曲协会和成都大学文新学院承办,成都大学日映汉服社、成都大学话剧协会、里仁琴潇馆和西华师大国韵戏曲社协办。

音乐会共上演九个节目:秦腔牌子曲、水袖舞《舞动袖间》、古琴与弦舞《普安咒》、汉服秀《传世乐章》、京剧《霍小玉》片段、古筝独奏《将军令》、话剧《作家之死》、戏曲《梨花颂》、戏曲联唱。

戏曲音乐会作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之一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文如春华,新花怒放”  国学宣传普及周闭幕式玩“花”样

 

“文如春华,新花怒放”第七届国学宣传普周闭幕式于12月27日晚顺利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宋辉、文新学院院领导班子全体出席闭幕式。

谭平院长在致辞中向在场学生介绍了国学经典导论课程的重要意义,并梳理了学院历年来的国学品牌活动,强调了“读经典”之于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意义

闭幕式为三个部分:序曲、春华篇、怒放篇。

古典舞《采薇》、《百善孝为先》吟诵、歌舞《礼仪之邦》、原创话剧《宿瘤女》,美轮美奂的舞台灯光,古朴的国学氛围将闭幕式推向高潮。随后的赠书仪式更是彰显了“传承国学,发扬经典”的学院品格和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文化传承的社会责任意识

长期以来,文新学院、中华文化与城市传承科普基地,在立足地方发展和主动服务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国学教育,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学基本经典精粹的传授,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通过本次国学宣传普及周系列活动,更多学生走近国学,接触国学,品读国学经典,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上一条:【专家校外讲座】谭平教授给凉山州公务员讲授优秀传统文化 下一条:【国学周活动】历史文化普及展示暨成都历史文化书籍免费赠阅活动顺利举行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